广播员
在长期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可能在某个阶段经历发懵或懒惰。在这个阶段,我们要允许自己懵或懒惰,然后尝试去分辨这种状态是成长性的需求,还是一种逃避不想面对的表现。这是本次督导小组活动中,邱祥建老师与大家一起分享探讨的话题。
如果是成长所需的休息,那就允许自己休息。但如果是逃避现实,我们需要考虑是要继续逃避还是面对问题。人的成长过程中,可能会经历多次这种状况,直到某个时期才会逐渐清醒。因此,我们要允许自己懒惰。
因为人容易变得懒惰,所以需要培养自律性和自觉性。当我们意识到自己懒惰时,并愿意承认这一点,我们就有机会做出改变。记住,不给懒惰找太多的理由。这是一种成长的态度。
当我们不知道从何处入手时,可以选择一个我们能够坚持下去的部分来着手,这样可以避免陷入懒惰和不行动的状态。同时,也要允许自己慢下来,慢是一种策略。我们需要明白,慢不代表成长的速度变慢,降低速度有助于保持内心的成长动力,让自己不那么容易放弃。当我们稳步前行时,至少让成长的心态慢慢保持,让自己愿意坚持的心态,不那么容易放弃。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意象建构策略。有些人无法前行,就是卡在不接纳自己放慢节奏、没有感觉或体会不清楚。正如自然界有昼夜更替、四季更迭一样,我们的成长体验也是需要符合自然规律。
因此,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发懵或懒惰的状态,这是正常的,重要的是要分辨这种状态是成长性的需要还是逃避现实,做出合理的应对。同时,学会放慢脚步,让自己的成长符合自然规律,稳步前行。不要给自己太多懒惰的借口,培养自律性和自觉性,让成长的心态保持一颗愿意坚持的心态。

愿每个人都能在成长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稳健前行,迎接更好的自己。
(本次活动 1月8日 周一 晚上;内容回顾,由徐燕春整理)
——END——
分享过往邱祥建老师工作坊的活动照片

觉引冥想工作坊-心身调理体验睡眠成长(2024元旦)活动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