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员
在这次小组活动中,邱祥建老师通过现场案例的带领来启发大家。在体验情绪时,我们可能会混合多种情绪,因此需要进行情绪分辨。为了更好地了解子人格,我们需要帮助他们真实地体验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因为子人格在我们内心世界中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拥有独立的情感色彩。
首先,在体验情绪时,我们要明白一个基本要点,那就是要去识别不同的情绪。如果我们无法做到这一点,至少我们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情绪来体验。
如果我们真的想要深入了解子人格,就要帮助他们真实地体会自己的情绪和情感,这样他们的生命意义才有机会得以展现。子人格在我们的内心世界中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和我们在社会现实世界中一样。这是意象对话中非常核心的一点,子人格有独立的生命意志,因此他们一定拥有自己独立的情感色彩。
许多人很难真正了解子人格,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不重视子人格自己对情绪情感的体验,很多时候只是在体验者的干预下进行。
其次,体验情绪时,不要用一个情绪去解释另一个情绪。复合情绪可能有相似之处,但它们都有独特的感觉特点。比如,面对悲伤时可能感到无力,而感到无力时又可能感到委屈,甚至害怕。委屈可能包含害怕的成分,但它们的感受是有区别的,尽管有相似之处。因此,我们不能用一个情绪去解释另一个情绪。在描述情绪时,要做出区分,建议大家至少提醒自己进行区分,避免混淆不同的情绪。虽然我们可能无法清晰地区分或表达情绪,但至少要意识到是否进行了区分。
再次,当多种情绪交织在一起时,首先要做的是放慢脚步,安住当下。因为当心稳定下来,觉知就有机会更多地升起来。觉知就像一束光照见,这时就有机会去分辨接下来该怎么做,或者应该先做什么。
然后,当我们面对这些情绪时,不要着急。无论是有什么感觉,还是没有感觉,有时候我们只需要陪伴和等待,才能慢慢体会到。
最后,当我们面对这个子人格时,不要急于采取行动。有时候我们需要先了解这个子人格的情况,了解清楚后再考虑如何帮助他们。因此,关键是先了解这个子人格,而不是匆忙地提出问题或采取行动。 对于有成长基础的人,我们可以更加关注这个子人格的情况,然后再采取行动。这种方式是意象建构的一种策略,它强调根据情况评估后再采取行动。
因此,在体验子人格情绪时需要进行情绪分辨,不能用一个情绪解释另外一个情绪。放慢脚步,安住当下,让稳定和觉知有更多的机会升起来,是帮助我们分辨情绪并采取适当行动的关键。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帮助子人格,让他们真实地体验自己的情绪情感,活出自己独立的生命意义。
(本次活动 1月10日 周三 早上;内容回顾,由徐燕春整理)
——END——
分享过往邱祥建老师工作坊的活动照片

生命树连训5期成都工作坊(第3次,2023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