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戚永贞
周星驰的电影一直以无厘头著称,有好些电影都是让人看得一头雾水,却又笑中带泪很有感悟。这部非常有名的《唐伯虎点秋香》便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在民间是耳熟能祥,更是有个别名“三笑姻缘”。分析这部电影的方法是用的意象建构的方法,具体用的哪些会在文中提到,电影中的背景音乐也有很多,会用意象歌音的方法来分析。
电影的开头,唐伯虎是在家里烤鸡翅,他的好友祝枝山因为赌博输钱来索画,唐伯虎用祝枝山的身体给他做了一幅山水画,看似有颜色的一顿操作,实则在画好后再看画是很有深意的,一个人的身体变成山水画,不同部位是山水不同的部分,暗喻了一个人的胸中丘壑。为此后唐伯虎点秋香的经历埋下了伏笔。这个就是意象建构看一个人的外在和内在的方式,一个人的画作是反映出了他的内心,这也是为什么唐伯虎的画一字难求的原因。
唐伯虎虽然看上去什么都不缺,但是却不开心,有8个老婆整天吃喝赌博不管琴棋书画,他深不得意,这可能就是一个人的自我存在感的缺失,没有意义感,一直到遇到陪华夫人上香的秋香,秋香对他的第一笑,他感受到了爱,这正是他所缺少和需要的,更是用片中的配角如花和其他人来反衬出他感受到爱的感觉,中西方的音乐同时上场,唐伯虎周围有很多的鸽子飞起,把他的内心戏十足的展示给了观众。
即使唐伯虎有很多的粉丝,却挡不住他追求秋香的心,用卖身和藏头诗的卖身契的方法混进了华府,他在卖身戏的一段的精彩的表现再一次收获了秋香的笑。这里可以看出秋香的善心就表现在她的笑上,正如在庙门口用馒头分给乞丐一样,虽在华府做丫环,也就是很高级的助理了,但是仍然秉持着内心的善意,这也正是她暗中读唐伯虎的诗有一天会与唐伯虎相遇相爱的原因。
华府的下人不好做,唐伯虎难得的愿意做一些以前从来没有做过的粗活,就像是在家里烤鸡翅一样的从容应对,再一次看到了秋香对他的笑。虽然在帮秋香到屋顶上拿风筝的戏中被武状元痛扁,却成为了他与秋香开始有更多接触的契机。
石榴在片中虽然是以丑角的方式出现,但是却是很重要的配角,她是表现出了人性的欲望,看上去很好笑,但是是真正的在活的一种方式。她的出现再次推动了剧情的发展。唐伯虎拒绝了石榴的同时,假扮淫贼与四大淫贼周旋。这里有的电影桥段,特别是淫贼从屋外跳进来的场景有些类似于致敬当时港片武侠片的一种感觉。
唐伯虎因为阻挡淫贼有功,并且编了一段用筷子敲碗再砸凳子的曲子彻底征服了华夫人和她的助理做了华府的高级书童。华夫人和助理们听了曲子以后的内心戏则用她们飞起来的片段来呈现,有多爽可以看她们在影片中的表达,从而另外一个侧面映证出了唐伯虎的口才和才艺之好。这里用的内心戏的方式,可以用意象建构的方式看,氛围感,情感的转变改变了她们对唐伯虎的态度。
唐伯虎与华府二位公子的戏其实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场景,原著或者民间故事中是用华府二位公子的痴傻来衬托唐伯虎的才能的,电影当中除了让唐伯虎收服了二位公子还让二位公子最后对唐伯虎成人之美。其实在电影中有一些小的细节,可以看出二位公子不是真的痴傻,大公子在有的细节中是直起了腰的,只不过是有惧怕再次变成了残疾的样子,华府的亲子关系可能与他们的父母的强势或者是望子成龙有一定的关系。
成为高级书童的唐伯虎在与秋香的朝夕相处中获得了二人的感情的升级,可惜好景不长,他的好朋友祝枝山再次出现,让他既想表明身份又怕暴露身份,究竟是扮惨来获得秋香的爱还是用真实的身份来迎娶秋香这成为了电影戏剧高潮的一个部分。这里用意象建构的方式看,是人觉察到自己内心真实的需要,改变和改善应对,回到自己找到自己的过程。
太师上门挑衅也是用了与唐伯虎有关的画作,唐伯虎虽然用书童的身份赢了对穿肠,却无法用一幅临时画作赢过喜欢撒泼的太师。终于在唐母口中的二位仇敌对决时,唐伯虎用真实身份出现,拿出家传的霸王枪打赢了夺命书生,超越了他父亲的遗憾。这是他对于自己的身份的认同的一种表现,也是一种在追求真爱的过程中找到自我的方式。
影片的最后,依然离不开的是武侠中对决的主题,唐伯虎要对决的是华府中的测试,放弃还是迎难而上,可能也是他母亲的情敌对于她心中最高武艺的致敬。唐伯虎是真的很有才,在困难面前依然是坚持真爱,赢得了华府人的心,点到了秋香。有意思的是,秋香依然要与他划拳,可以看出唐伯虎的惊讶与想逃,片子后面没有继续,但是这个片段正是暗示出了,再高的才华和真爱也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感情的落地有可能才是才子佳人真实姻缘的开始。
再去看华夫人和唐母的婚姻,一个是有钱有势却是被欺凌,孩子也是有问题,一个是家里欢欢乐乐,儿子却不开心。好的婚姻不是打斗,比高低,应该既是感情的升华,也有石榴和祝枝山的平常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