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8
江瑞芬240708
6
江瑞芬
观荷体验:
很长一段时间,体验个体要独立、生长刚要冒芽时,就会被焦虑(有自己的,也有担心环境、以及环境带给自己的)迷雾笼罩,就像深陷淤泥里的种子,穿不过那淤泥的笼罩,和下沉的吸力。躯体虚弱,特别腰部无力,没有支撑力。受到影响时,现实我也容易陷入消沉、抑郁无力里。
体验时,发现自己有对淤泥地的不接纳,害怕被吞没的恐惧和无力感。应对是认同“生命应该向上向外生长”的信念,希望那样长了,可以有粗壮的主干了,离太阳近些,温暖些,就可以避开些受到这阴、冷的淤泥地的影响。
体会到,不接纳地,更是长不起来的。
继续体验,在淤泥里也能感受到自己正在长的生命动能。不那么盯着向上长时,回到自己时,我发现我如藕茎般正贴着地在暗凉的空间里不知不觉地生长着。不知觉地,向上伸出了几片莲叶,一枝莲花。莲叶把阳光、光合作用的营养带到了根茎。
藕茎贴着淤泥,根伸向淤泥里,有些儿柔软,微微地有些依靠,有些儿微微飘浮,不用那么深深地抓着地,还有点儿像在子宫里长着的感觉,带来安稳感。
感觉到池里的水了清了很多。
理解:
1、冰冷寒凉的淤泥,也是生命周期里越冬休眠期的环境状态。当新的生命生长时,也会影响池里的环境。这是一个有自然规律的大生态系统;“有地不怕长”。。视角扩开了很多,信增长。
2、对淤泥地有更多的理解和接纳,对早期境遇了有更多的接纳。
3、莲藕的生长方式,不争、清凉,让我更感受到回到自己,似乎这段时间与存在有关的迷茫清明了一些。
以上内容请老师督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