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怡芳
还记得孩童时期第一次一字一字读下郭啸天和杨铁心两家悲惨的故事,却也无比诧异怎么会有包惜弱这样不分是非、糊里糊涂的女子。丘处机曾后悔是自己给两家人带来灾祸,但真正的情节推动者应该是包惜弱,真是红颜祸水。
从意象建构的角度来看看搭建她一生的一些元素吧!
一、 名字:包惜弱,人如其名,怜惜弱小,还姓了个“包”,简直是无差别怜惜。
二、 性格:温柔贤惠,善良软弱,对丈夫坚贞不渝,对儿子护溺不已。
三、 原生家庭: 父亲是教书先生,因其不忍杀小动物,起名“惜弱”,可见父亲是欣赏甚至强化她这个特点的。
四、 重大事件:
1.日常:从小爱惜小动物,不忍杀生,和丈夫相敬如宾。
2. 救不该救之人:在柴房救下受伤的敌方—金国六王子完颜洪烈。
3. 被设计家破人亡:完颜洪烈为赢得美人,设计杀害杨铁心等人,再假装英雄救美。
4. 成为金国王妃:完颜洪烈英雄救美,带走她做挂名夫妻。
5. 生下儿子:在金国王府生下儿子,却未告诉他家国仇恨,取名“完颜康”。
6. 思旧情结:一边做着王妃,一边在复刻的农舍小屋中缅怀思旧
7. 遇到杨铁心:十八年后,再遇旧情,一起私奔。
8. 殉情:完颜洪烈追杀,杨铁心自杀,包惜弱殉情。
看起来包惜弱是受害者,心地善良救了受伤的完颜却惨遭杀夫之祸。但这恰恰是因为她无原则的“善”带来的。善固然是她一抹人生底色,但没有“信”的她,缺乏现实感的分辨。家国仇恨之下,若只秉承个人的“善”,必然带来更大范围的“恶”。 所谓“妇人之仁”,便是意象建构课程里提到的没有觉知和分辨的仁和善,是会耽误事儿的。
同时,无觉知让她的心不定,对自己和孩子的人生没有任何规划,就像一条飘摇的海带,稀里糊涂的,仅凭自己的感情用事过一天算一天。按意象建构的趋势化发展下去,她带着腹中的孩子委身金国王爷,在王府里住农舍,却从未告诉过孩子真正的父亲和家国仇恨是什么。冠以敌人之姓的完颜康慢慢长大,阴毒戏谑,随意戏弄百姓,她也纵容着他。而当杨铁心出现,她又迫不及待要儿子突然认爹,还怨恨他贪慕虚荣不可自拔,认贼作父死不悔改,激化杨铁心、杨康、完颜洪烈的矛盾,也让杨康瞬间失去身份认同,成就了更为畸形内耗更不接纳现实的他。她从没想过如何规划和教育儿子,早知如此,难道不应该从小告诉他身份的真相,不要贪恋眼前富贵?
从意象建构的“信、爱、知、行”原则里看,有时候表面看上去美好而善良的人,假如没有强大的内在信念力量做支撑,没有自爱做前提,没有自知,其行为必然走向扭曲,不但自己的一生是悲剧,也让自己的丈夫、孩子成为了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