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建华
历史背景:
北宋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等三千余人,押解北上,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靖康之变导致了北宋的灭亡,深深刺痛汉人的内心。
靖康之耻,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
《铁血丹心》中的两位主人公郭靖、杨康名字由此而来,也许他们从小就背负了国、家的重任吧!
一、名字
郭者,内城外郭,是城池之意。城而有郭,表达的是固守,郭靖最后固守襄阳城
靖者,平安、安定,同时也出自靖康耻。
固守,有种执着、坚定之感,是郭靖主要性格特点之一;与之相适应地,固守又好像是郭靖的人生轨迹(这里用词可能不太恰当,但是当下我实在找不到合适的用语)。
二、环境
意象建构重视环境,但环境又不是孤立地存在,要结合人来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探寻人物的内心世界。
“我不服,我就是不服……”,一连几个“不服”有力地盘旋在黄沙四起的大漠之中,这是幼时的郭靖面对欺辱时的选择,即使自己的力量不够强大,也依然愿意留下来保护自己的安达。
黄沙、塞外,明是恶劣的自然环境,暗指当时的人文、历史环境,在内忧外患中,汉人郭靖愿意选择说“我不服”,这是他内心世界的强大;敢于面对、敢于选择,彰显了民族精神——不屈不挠,所以,最后郭靖会固守襄阳城。敢于选择,就敢于承担选择的结果,不论好坏。选择,本身就是有觉知、分辨的。
三、升华
郭靖天资不高,虽然勤奋、努力,但收效甚微。一次偶遇,邂逅马道长,给郭靖传授心法,使其内功有所长进。
“因为我太笨了”郭靖对马道长说……
这里看出郭靖的诚,就是很单纯,他笃定地信任自己的师傅、马道长。当然,这个单纯是有分辨、觉知。所以,因着他的“信”,就会促进他的“行”,最后天道酬勤,有了升华。
小蜘蛛,象征郭靖弱小、自卑;龙,象征他武功、心理品质升华,也就是当他勇敢地面对了自卑,反而从内心中升起了自信,意象建构也是调心理品质提升。
四、初入中原
意象建构强调,成长融入生活。
“此番你独自闯荡,这些经历是任何师父们传授不了的”,临行前大师父对郭靖叮嘱。
郭靖遇见了黄蓉,先是帮助黄蓉解围、接着请黄蓉吃饭、最后送黄蓉衣服、马。萍水相逢,郭靖何以至此,究其原因,是郭靖本性纯良的善——爱。他把在师父、母亲、安达那里得到的爱,赠予了黄蓉,温暖了另一颗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