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柳
在《金庸武侠世界—铁血丹心》中有很多武侠人物,每个人物都有其鲜明的性格特征,正如意象建构里强调人物关系一样,不同的人物的相互影响和奇妙的化学反应也是有心理作用隐含其中,依旧根据第一集的内容,从心理视角阐述笔者对郭靖及柯镇恶的理解。
作为师徒的两个人,郭靖和柯镇恶之间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比如两个人都是很有担当的,从教授郭靖武功这一点可以看出,郭靖的资质并不突出,但是既然选择了收郭靖为徒,哪怕面临比武失败的可能,柯镇恶也没想过放弃教郭靖,与此同时,郭靖自己练的很辛苦,达不到师傅们的要求,他也同样在坚持,在习武的过程中,两个人都没有抱怨彼此,各自做出自己的努力,在师徒两人身上,这种担当是十分让人敬佩的,也当得起这个“侠”字。这也和意象建构强调的态度很契合,当我们下了决定和决心,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做事情,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我们的选择。
作为意象对话的子技术,意象建构也以信爱知行作为检验成长的指南针和准则。在这里从信的角度来分析郭靖和柯镇恶,信包括很多的维度:信任、信念、信守、自信、对他人的信任等等很多角度。在他们两个人的身上都有信的存在,不论是柯镇恶大漠寻找郭靖几年的信守承诺和坚信能找到郭靖,还是首次见面郭靖就拜江南七侠为师,对七侠的信任,这里面能看到信的影子。但是相似的同时,两个人的信又有一些不同,郭靖信的背后有一些赤子之心,比如初见黄蓉就相信了她的说辞,完全不疑有他。但是当柯镇恶跟踪郭靖后看到梅超风后,就误认为郭靖在和梅超风学武功,甚至要除掉郭靖,这里面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了柯镇恶更相信自己的判断,对他人是没有那么信任的,同时这种对自己的信里面有一种盲目。联想到柯镇恶经常强调的除恶务尽,结合心理学原理,在柯镇恶的心中可能存在着自己不接纳的恶,所以他才会轻信别人会变坏,为了除恶,去大漠寻找梅超风,至于具体是什么恶,这些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此外,两个人身上也都有勇敢这个品质,在电视剧里的很多场景中可以看到这一点。细细品味,也可以看到勇敢的差异,郭靖在很小的时候为了维护朋友可以不顾生死,而柯镇恶告诉郭靖:打不过,逃。诚然这里面既有师父对弟子的保护之心,也有武侠人士的生存智慧,但是也可以由此看出,郭靖身上多了一些舍身为他人的无所畏惧的侠义之心,这些也恰恰是他日后成为一代大侠的可贵的品质。
金庸的武侠世界里有各种各样的江湖人士,也像我们的心理世界有不同的人格状态一样,既有郭靖这样的大侠,也有柯镇恶这样个性分明的侠客,不同的侠士有不同的特点,就像意象建构尊重每一个生命一样,生命无论高低贵贱,都有自己的闪光之处,每一个生命也可以在自己的世界里活出自由自主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