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兰
上两篇,我对《金庸武侠世界 铁血丹心》第一集里的黄蓉、郭靖用意象建构的方式做了一些人物分析,今天想继续接着说说前三集里的杨康,杨康是这部剧的另一经典人物。
杨康,本是杨铁心的儿子,因为完颜洪烈爱上了救自己的杨母包惜弱,设计杀害其丈夫杨铁心,带走了包惜弱,所以杨康实际上一直以完颜康的身份在金人王府长大到了18岁。
要了解杨康,我们可以先看看他的父母:养育杨康长大的养父----完颜洪烈,为自己的所爱,不惜毁掉所爱之人包惜弱珍视的家庭,杀害她心爱的丈夫,隐瞒真相,将爱人据为己有,这里面更多的是占有和谎言,也就是我们意象对话提到的“信”的缺乏,使“爱”走了样。而杨康的母亲包惜弱,善良,但缺乏边界和立场,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这是“知”不足,这样的父母教育下成长的孩子会是什么样的人格特征呢?
接下来,一起来看看杨康的人物特征。
杨康的出场,是在一个茶馆里,外面是穆念慈父女摆的比武招亲的擂台,剧中,茶馆里光线昏暗,影影绰绰;与茶馆外明亮的光线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意象建构的视角下,我们关注场景及氛围,这里的光线明暗对比,用室外的明亮开放,烘托着杨康内心阴暗、不敢为人知的心理内容。
走出阴暗的茶馆,出现在人群中时,杨康骑着一匹高大的骏马,带着一对随从,衣着华美地出现在比武现场,这与街头比武卖艺的穆念慈父女,以及比武场外的普通围观的平民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这样的场景下显得来者满满的优越感,让我们看到一个自大和虚荣的人物形象。而这样的形象背后往往反应了内心弱小和空虚的一面,而隐藏在背后的几位武林高手,也侧面反映了内在缺乏底气的一面。
当杨康听说有人比武招亲时,他第一个反应是“有趣”,接着,带着“玩玩”、找“乐趣”的心态跳上了擂台,因为“我喜欢比武”,完全不顾穆念慈父女的初衷“招亲”,这也难免伤害和羞辱了穆念慈父女,同时,在遇到阻挠时出手打伤穆念慈父亲,这里也看到,杨康个性中缺少对人起码的尊重,行事风格偏向于自我满足,并不顾及他人的感受。这个部分是对养父处事方式的认同。
杨康也是一个善于察言观色,洞悉他人内心,并懂得如何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的人,例如:因为对母亲的了解,利用母亲慈悲心,为了解决穆念慈父女的问题,避免母亲插手自己的行为,亲手折断兔子的腿,拿受伤的兔子吸引母亲的关注。
杨康骨子里具有冷酷、无情的一面,当想要实施缓兵之计,劝说穆念慈父女暂时离开王府回到牛家村,被穆念慈父亲质疑时,杨康原形毕露,立刻撕下伪善的面具,眼露凶光,转身离开并锁上监狱的牢门。
意象建构也强调通过不同事件的应对方式来理解人物的个性特征。作为郭靖的结义兄弟,两个人物都离开了自己的家乡---中原,一个在金国长大,一个在蒙古长大,个性上却呈现了极大的反差,单说比武招亲环节最后的场景,郭靖看到杨康的行为,站出来维护公道,为穆念慈父女打抱不平,充分展示了两人对待同一件事情的不同行为方式。可以预判,杨康逐渐站在了阴影的位置,而郭靖选择了光明。通过这种对比的方式,我们对主人公郭靖的侠义英雄角色更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