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柳
初识意象对话邱祥建老师是在2019年的4月开办的 “生命树意象疗法技术一阶工作坊”课堂上。第一眼看到邱祥建老师心里是有些失望的,在课程介绍中提到邱老师是意象对话准黄金级心理咨询师,也是资深的心理咨询师,所以在头脑中我已经勾勒出一个世外高手的形象,但是现实中的邱老师是一个个子不高,其貌不扬、甚至普通话也不标准的老师。这和我以往接触的心灵成长的老师都不一样,这样一个老师能给我带来什么样的收获呢?自己是有疑虑和困惑的。
随着课程的推进,我看到了邱老师专业性的一面,作为生命树意象疗法技术的创始人,邱老师对生命树的解读是非常灵活和深入的。根据大家画的图会一针见血的指出关键点,颇有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清明感,这个时候的邱老师像是一个老中医一样,一下子就能诊断出病根在哪里,因为什么生了病。在一次生命树的体验环节,老师让大家手拉着手感受自己的状态,我也趁机感受了一下邱老师的生命树状态,天啊,是一棵粗壮的大榕树,呈现出生命的浑厚和稳定,这样一棵大树让我感到很安稳和踏实。如果我好好成长,或许有一天我也可以呈现这样的生命状态。

怀着对稳定安然的生命状态的向往,我开始系统的跟随邱老师学习意象建构疗法技术和生命树意象疗法技术。也开始理解了“子人格”——不同状态下呈现出来的不同人格侧面,更多的时候我们感受到的其他人的人格状态是受我们的所见所感,以及一些固有的信念观念的影响。就拿我自己来说,受内在和父亲关系的影响,现实中一直想挑战权威,对权威充满质疑和不满。所以在最初一段时期,我眼中的邱老师就是一个吹毛求疵的父亲形象,戴着眼镜时刻在审视我们的缺点,挑我们的毛病。随着后续的成长,我才意识到这是我把心中的父亲投射在了邱老师身上,邱老师本身是威严而又不失温情的,和我自己感受到的是有差异的。
当把一些投射从邱老师身上收回,才慢慢能感受到邱老师本身的一些子人格状态,看到邱祥建老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中呈现的不同的人格状态。教学时认真严肃的态度像一个古代的教书先生;看到我们处在某些时期偏离成长方向时苦口婆心、语重心长的样子又像是一个慈爱又威严的大家族族长;在带学员做体验时稳定的承托和耐心的陪伴又像是智慧老人一般。偶尔也看到了邱老师赤子和温情的一面,还有不谙世事,纯真的一面。成长之前会认为人要纯粹,在不同人面前呈现不同的人格状态太虚伪。通过成长,在邱老师身上看到了不同的人格状态是如何在一个人身上呈现的,在不同的场合,根据不同的需要调用不同的人格状态。识别子人格状态并不会让我们分裂,反而会把内心的人格状态进行整合,让我们整个人越来越丰满和立体。

在跟随邱老师四年成长的过程中,会感受到在不同时期,邱老师呈现的人格状态是不同的,这些都和阶段的选择和状态有关。在我自己的眼里,因为成长阶段的不同,我看到的邱老师的人格侧面也是不一样的。慢慢能感受到了在邱祥建老师不同的人格状态下是一颗对心理学事业热爱的心,以及对意象建构疗法和生命树意象疗法的坚持。
在自我成长的道路上,我们的子人格也在成长和完善,邱老师的子人格同样也在自己的选择和承担中历练和成长。在以后的时光里,期待看到不同的子人格有情有义的活出生命品质,绽放生命光彩,也期待自己的子人格找寻到各自生命的意义,让生活更美好。
